訪美期間,拜登在與安倍會面時贊揚了日本歷史性增加國防開支,并承諾在經濟和安全事務上進行密切合作。岸田則對美國在區域安全方面的努力表示感謝,稱"日本和美國正面臨近代史上最具挑戰和最復雜的安全環境。" 表示東京將"確保區域的和平與繁榮"。
兩人在隨后的聯合聲明中稱,印太地區面臨越來愈多挑戰,而中國正是其中最大的挑戰。
岸田文雄隨后在華盛頓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演講時又進一步表示,中國是日美兩國的"核心挑戰",并認為日美和歐洲必須在處理中國問題上采取一致行動。
國際媒體紛紛用“劇烈的軍事變革”、告別“和平主義”等形容日本在軍事上的做法,認為“這些戰略變化是日本建設更強大軍事力量的最新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而從岸田的行為看,中國正是這些變化的劍鋒所向。
毫無疑問,這些變化是美國在背后主導。在與中國的地緣角逐中,美國需要一個在軍事上更強大有力、在國際上更有影響力的日本,就如當年曾“聯中遏蘇”一樣“聯日遏中”。
同時,在安倍內閣曾擔任過四年外務大臣的岸田也是這些政策的有力推動者,他和去年遇刺的安倍一樣,都希望將此作為加速日本成為“正常國家”的一種方式。
更危險的是,調查顯示,現在已有超過半數的日本人支持日本加強軍事武裝,這一數字改變了戰后日本一直秉承和平主義的社會民意基礎,而且和幾年前相比還在持續上升。
民意轉變,官方意愿,美國在背后的支持與推動,正葬送戰后日本堅持多年的和平主義路線。
(責編:李雨)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