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應對二戰后“最嚴峻和最復雜”的安全環境為理由,日本在去年12月修訂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整備計劃》等三大安保文件,文件將中國描述為有史以來的“最大戰略挑戰”,國防支出從原來占GDP1%倍增到2%,并在與美國的聯盟中承擔更重要的軍事角色,允許自衛隊擁有“反擊能力”。
在隨后與美國舉行的“2+2”會談中,中國繼續成為日美聯合“圍剿”的對象,甚至可以說是唯一對象(朝鮮和俄羅斯被普遍認為是塞進會談議題的陪跑角色),日美再次確認中國為“最大戰略挑戰”,認為中國對國際秩序構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日本除了同意美國將海軍陸戰隊濱海作戰團駐扎在沖繩外,還向美國購買射程可達2,500公里的戰斧巡航導彈,并將共同防御條約擴大到太空領域。
完成這些工作后,岸田文雄隨即開始對法、意、英、加、美等歐美五國進行密集訪問。在與相關國家的會談中,中國議題成為岸田反復提及的重點議題,頗有游走各國謀求“合縱”以對抗中國的意思。尤其在英美的行程,更充分暴露出岸田此行的目的。
在英國,岸田與英國首相蘇納克簽訂了《日英相互準入協議》,允許雙方在對方領土部署武裝部隊,使英國成為第一個與日本簽訂同類協議的歐洲國家,正式在軍事上把歐洲力量引入東亞,英國政府稱這一協議“是1902年(日英同盟)以來最重要的協議”。此前,日本已跟澳洲達成互相準入協議。
我將岸田的這些做法稱為“引歐入亞”,即通過引入歐洲力量制衡中國,以尋求自身心理安全,增強區域話語權,同時配合美國印太戰略完成對中國的戰略圍堵,突破和平憲法,走向“正常國家”。
這個判斷在安倍訪美之后得到檢驗。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