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與日本“門當戶對”的,恐怕就只有“隔陸相望”的英國了。
和日本相比,英國不僅也是名副其實的島國,和日本一樣都有著特立獨行的“島民”特性。相似的緯度,更讓兩國氣候條件相對接近,并都具備了典型的海洋性特征。而且和英國西海岸澎湃的北大西洋暖流相比,日本群島東側的北太平洋暖流同樣洶涌,更讓兩國的自然條件有了更多的共鳴。
而且,因為孤懸海外但卻都和亞歐大陸距離相對較近,無論英國還是日本都與亞歐大陸文明有著剪不亂理還亂的糾葛,是對面亞歐大陸文明最咬牙切齒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在二戰結束以來,兩國又都成了美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鷹犬,是美國的忠實追隨者和美國利益的堅定捍衛者,多次得到美國的口頭表揚。
可以說,日本和英國,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都是高度“雷同”,這理論上意味著,兩國即便不是旗鼓相當,最起碼也是不分伯仲。
然而現實情況是,雖然日本國土面積比英國更大,且GDP水平猛甩英國好幾條街,但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和影響力卻根本無法同英國相提并論。
比如在引人注目的G7峰會上,英國首相能和美國爸爸談笑風生,幾瓶酒下肚甚至能稱兄道弟。但美國就算喝得口吐白沫神志不清,也還是能在紛繁蕪雜的禽獸群里一眼認出日本首相,并熱情地給大家介紹,這是我家最忠誠的旺財。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