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中國也有自身的考量。從俄烏沖突局勢發展來看,在經過赫爾松撤退后,俄軍在烏東和烏南方向,
已經恢復戰場主動權,雖然從短期來看,俄軍很難打出較大的成果,但在烏東和烏南四州站住腳跟,長期來看,還是沒問題的。
反而是我國,目前面臨的國際形勢比較嚴峻,拜登政府把俄羅斯拖下水后,
最近一年來,正積極準備,在印太地區推動“新冷戰”格局的形成,并計劃通過集團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博弈,繼續維護美國霸權秩序,阻止中國復興崛起。
而秦剛曾任駐美大使,對于拜登政府的戰略目的,有十分清晰的認識。
因此,盡管俄羅斯需要中國裝備,快速擺脫戰爭泥潭,中國也需繼續保持戰略定力。即便要幫助俄羅斯,也最好是在經濟上幫襯,而不是突破限制,開啟對俄軍售。
因為,俄羅斯若在中國幫助下,擁有強大軍力后,其影響可不只是打破俄烏沖突僵局。
強大的俄羅斯,很有可能會繼續在芬蘭入北約問題,波蘭反俄傾向嚴重問題,甚至對臨近波羅的海三國,施加軍事威懾。
屆時,歐洲將陷入更嚴峻的安全危機,美歐原本已經出現嫌隙的關系,也可能會重新被現實的中俄軍事合作威脅所掩蓋。
到那時,中國不僅跳進了拜登挖下的新冷戰陷阱,中歐經濟政治脫鉤,恐怕也將不可避免。
2023-01-17 16:19:19
2023-01-17 16:37:03
2023-01-17 16:03:47
2023-01-16 14:33:53
2023-01-16 17:27:33
2023-01-16 17:01:09
2023-01-16 16:46:20
2023-01-16 14:46:58
2023-01-16 13:39:08
2023-01-16 14:10:09
2023-01-16 13:53:18
2023-01-13 17:08:16
2023-01-13 17:21:59
2023-01-13 16:14:11
2023-01-13 16:57:30
2023-01-13 16:40:22
2023-01-13 15:58:16
2023-01-13 15:41:04
2023-01-13 15:31:58
2023-01-12 17:40:40
2023-01-12 17:12:45
2023-01-12 17:56:11
2023-01-12 17:01:30
2023-01-12 17:31:04
2023-01-12 16: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