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營造的冷戰思維有一定的效果,冷戰思維講究非黑即白,不允許中間態度的存在,不是自己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敵人,中國對俄烏戰爭的中立態度,硬是被美國指責為偏袒俄羅斯。
美國指責中國沒有公開譴責俄羅斯,沒有隨著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不僅沒有切斷與俄羅斯的能源交易,反而加大購買俄羅斯的能源,加強同俄羅斯的經貿合作,使俄羅斯財政能夠正常運轉。
西方國家的媒體都被美國控制著,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互聯網傳媒,中俄一伙的評論或者觀點隨處可見,對中國正面評價的內容都被刪除或者屏蔽。
中國表面中立,實際暗中幫助俄羅斯的消息,則暢通無阻地出現在媒體上。這使得西方國家的普通民眾,對中國的負面看法的比例大幅度增高。
美國不僅控制了西方國家的媒體,而且在歐洲扶持了很多代理人,多數都是位高權重的人物。
比如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他的7個子女以及丈夫都在美國工作和生活,按照我們習慣的說法就是裸官,雖然工作在歐洲,卻是為美國服務的。
俄烏戰爭前4個月,美國判斷俄羅斯將要出兵烏克蘭,馮德萊恩受邀訪問美國,并與白宮直接建立了聯系渠道,聯系人就是馮德萊恩的助手,這些小動作都瞞著德國、法國等國家。
所以歐盟對俄烏危機的應對方案,都是按照美國既定的策略進行的,俄烏沖突爆發后,德法等國緩過神來,紛紛表達對馮德萊恩的不滿,然而馮德萊恩的背后主子是美國,德法等國也只能表達不滿,不敢有什么實際的舉措,打狗還得看主人呢!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