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中俄兩國海軍在中國東海舉行海上聯合演習,美國印太司令部發布聲明稱,中俄聯合軍演加劇了地區的緊張局勢。
美國軍事評論員克里斯·奧斯本更加離譜,他在媒體上發表評論稱,中俄在軍事上互相合作,聯合軍演的目的,是為了準備對美國開戰。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更是在挪威公開吠叫,中國與俄羅斯的合作越來越緊密,中國表面上持中立態度,實際上完全站在俄羅斯一邊。沒有給烏克蘭提供任何支持,助長了俄羅斯的囂張氣焰。
中國既沒有隨西方一道制裁俄羅斯,甚至不對俄羅斯進行公開的指責,中國與俄羅斯合穿一條褲子,中國已經成為北約最直接的對手,相比較于俄羅斯,中國更難對付。
斯托爾滕貝格呼吁北約內部加強團結,必須要集中所有的力量,才能應付來自中國的挑戰,否則西方自由平等的價值觀將蕩然無存。
中國作為獨立自主的大國,對俄烏沖突采取中立的態度非常正常,為何美國極力反對,并試圖捆綁中俄呢?其實這是由美國的國家戰略決定的。
我們知道,當今世界體系,仍然是以美國主導并支配的,美國在經濟、軍事和科技上全球最強,而且有一大幫盟友,美國的戰略就是維護美國主導建立的全球經濟和政治體系,對于任何可能的挑戰者,美國都會不擇手段地打壓,直到將對手徹底整垮。
蘇聯曾經挑戰美國的世界霸權,最后被美國搞解體了,日本曾經挑戰美國的霸權,最后被迫簽署廣場協議,導致經濟長期停滯不前,被中國超越成為世界第三。
當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美國對中國的打壓驟然升級,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美國對中國的打壓也不斷升級。
美國總統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出身,打壓中國的戰略始終沒有改變,唯一改變的是方式方法。
共和黨出身的特朗普認為不能讓中俄走近,必須要分化瓦解中俄戰略同盟,采取了聯俄抗中的國家戰略。
民主黨出身的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后,認為俄羅斯的實力太弱了,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在經濟上構不成威脅,在軍事上威脅也不大,轉而采取了捆綁中俄共同對付的國家戰略。
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不久,就簽署了《2021年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這一法案公開宣稱:美國在21世紀最重要的挑戰是中國,解決中國問題的唯一辦法是推翻中國政權,俄羅斯是國際秩序的破壞者,美國必須準備同時與中國和俄羅斯開戰。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