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已經有超過一半的國家,不承認科索沃獨立!這樣的結果,是憑空得來的嗎?!顯然不是,而是全世界都看到了塞爾維亞的強硬、北約的怯弱!帝國主義的紙老虎本質,還是沒有改變!
塞爾維亞這次行動,其實也是抓住了科索沃和西方國家的敗筆——按照2020年的“華盛頓協議”,塞爾維亞同意不再爭取各國撤回對科索沃的“承認”,條件是科索沃當局也不再尋求加入國際組織。
但是,如今科索沃當局企圖進入歐盟,此舉背信棄義,因此貝爾格萊德方面不得不做出反應。如此,武契奇用一招四兩撥千斤,就取得了斗爭的勝利!
前不久,在美國和北約的慫恿下,科索沃當局甚至對塞族人發起行動,導致局勢迅速升溫。而西方的立場竟然是拉偏架,面對危機局面,武契奇擺出不惜一戰的決心,他表示危機升級塞爾維亞將只能靠自己,為此武契奇不惜讓軍隊進入最高戒備狀態,并往科索沃方向做軍事準備。
武契奇顯然是摸準了歐盟的真實心態——在烏克蘭危機之下,歐盟擔心巴爾干局勢失控,因此也不希望看到新的戰火點燃。
所以,武契奇索性擺出一副不惜一戰的態度來。全民皆兵,徹底動員,大打一場!如此把局勢推到極端,意味著最終的結局頂多是死,但是,大打出手,還有可能活。
因為只要打了,就有可能打贏,塞爾維亞塞族人口500萬,科索沃人200萬,拼到底,能拼完科索沃。于是,武契奇的塞爾維亞進入了最高戒備。如果歐盟、美國再往前走一步,那大家就都不要過了。結果呢?
僵持之后,局勢還是平息下來。武契奇挽回了國家尊嚴,解決了日益升溫的問題,壓服了北約。在此基礎上,武契奇乘勝追擊,又讓9國撤回對科索沃的“承認”,這是更進一步的勝利宣示。
要知道,撤回“承認”的國家,也具有周邊影響力,隨著他們立場的改變,未來可能還會有“多米諾骨牌”效應出現。所以,還是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敢斗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
(責編:李雨)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