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沒能影響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援,歐洲暖冬給普京政府帶來的另一個大麻煩,便是天然氣價格的大幅下跌。在暖冬到來之后,歐洲各國的天然氣消耗量遠低于預期。再加上圣誕和元旦假期,歐洲絕大部分工廠、企業不開工,歐洲的天然氣庫存比各國政府此前預計的要多。
在1月初,歐洲的天然氣庫容占有率就仍在83%左右。在庫存增多,需求量減少的雙重作用之下,歐洲天然氣價格一路下跌到了俄烏開戰前的水平,并開始帶動全球天然氣價格同步下降。
這對于以能源出口為主要經濟支柱的俄羅斯來說,無論如何都算不上是一個好消息。原本在西方對俄羅斯海運石油實施限價后,俄方的石油出口就受到了嚴重影響,天然氣價格再大幅下降,普京政府的財政收入必將受到嚴重影響。
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在俄烏戰爭持續進行的情況下,普京政府的財政支出不會因收入降低而減少。因此,如何在暖冬帶來的雙重影響下,繼續進行對烏作戰,將是普京政府面臨的一大難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歐洲的暖冬一時半會不會結束,全球天然氣價格雖仍有波動,但能源危機已大幅緩解。而在不斷加強與中國等亞洲國家經貿往來的背景下,俄方雖然還不至于喪失能源出口的收入,但已經無法用能源武器與西方較量。普京政府手中可以打的牌,越來越少了。
(責編:李雨)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