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中國與非洲的伙伴關系,不僅僅體現在外長連續33年首訪非洲,還體現在從2000年以來固定每三年舉辦一次的中非合作論壇,可以看見,無論是外交還是經貿,中非之間的合作交流已經實現了常態化、長期化。
有這一點打底,中國對于非洲在各個方面的訴求都有非常清晰的了解,能做到因地制宜、言出必行,探討并解決非洲在經濟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并在整個過程中不尋求任何政治私利。這點是拜登政府單靠砸錢跟許諾是做不到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屆美非峰會召開前后,當時還是中國駐美全權特命大使的秦剛外長,對于美非峰會,也發表了看法。他強調說,非洲應該是國際合作的場所,并不適合開展地緣政治游戲。
換而言之,拜登政府召開美非峰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點中方完全清楚。一句“非洲是國際合作的場所”,也是在暗示,中美在非洲大有合作的空間。不過以美國的外交政策導向,想要領會這一點恐怕有難度。
如今再回過頭來看秦剛外長那時的表態,結合他如今作為中方外長,延續外交傳統,新年首訪非洲各國,更顯得意味深長。雖然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但中美對非洲外交政策的“溫差”,已經體現得非常鮮明了。
(責編:李雨)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