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的戰略目標明確、政局穩定。至少未來的5-10年,中國的戰略會保持高度的連續性。這也就是美國把未來10年定為大國競爭關鍵期的重要原因。
而目前正值中國高科技和核心制造發展的爆發期,未來的10年間就是實現追趕超越美國的關鍵期。當然,也就是美國封殺打壓遏制中國的關鍵期。也就是大決戰的時期。
盡管中國在一些高科技領域實現了超越,但半導體領域,是中國一直以來的弱項。這既屬于高科技,也關乎核心制造能力,是中國強經濟、強軍的關鍵因素。
所以,美國會不惜一切代價對華進行封殺打壓也在情理之中。盡管美國此舉受到了盟友國家的抵制,可畢竟會對中國產生重大的不利影響。
如果在未來的5-10年中不能實現突破,如果不能建立起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半導體體系,中國經濟提質提速都將受到嚴重的影響。中國的強軍建設也同樣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在科技和軍事領域里與美國的差距會重新拉大。即使是實現了經濟總量的超越也沒有用,中國也只能是一個世界大國而非強國。
盡管拜登政府強調不與中國沖突對抗,也強調堅持一中原則,但這都是托詞。所謂的防沖突護攔更像是要框住中國醒獅的牢籠。
從美國新的國防授權法案來看,其中突出強調的是在未來5年要向臺灣提供100億美元軍事援助,還要貸款20億美元并加速對臺軍售。這顯然是在支持臺獨。這是在動搖中美關系的基礎。必然會受到中國的強烈反制,也必然會嚴重惡化中美關系。
其實,美國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因為未來5-10年,也是兩岸統一進程的加速期。隨著中國國力和領導力的快速提升,臺灣民眾向心力也會迅速加大。如果兩岸合作加強,統一進程自然會加速。
美國不惜惡化中美關系的公開支持臺獨,與其說是戰略上打壓中國,還不如說是意識到了兩岸統一進程將加速的可怕性。
美國目前之所以加力推動半導體領域的封殺,其實也是怕與中國全面對抗。畢竟中美經濟關系密切,畢竟中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與合作平臺,畢竟中國經濟的韌性最強。一旦中美全面脫鉤,對美國的打擊可能更大。
盡管高科技與核心制造有差距,畢竟中國擁有最完整的工業體系。而美國要與中國陣營對抗也好,全面脫鉤也罷,就必須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制造業體系,也就是修復美國制造業體系的“空心化”。這樣才能在與中國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