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當德國帶領歐盟與俄羅斯關系緩和,歐盟在面對美國欺凌時也有了更多的底氣。
可以說,默克爾在俄羅斯的“幫助”下,不僅一手將德國拉出了“歐盟病夫”的泥潭,更讓歐盟有了“世界一極”的蓬勃氣象。
但歐盟和俄羅斯都不曾想到,一心與俄羅斯交好的默克爾,竟然是個老六!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默克爾時代歐盟的蓬勃發展局面,除了歐盟自身的努力和審時度勢的戰略選擇,根本原因在于美國的自顧不暇,尤其是次貸危機的沖擊和“重返亞太”戰略的提出,讓歐盟有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但問題是,歐盟從未逃出過美國的手掌心,而且更重要的是,歐盟越繁榮,就越能滿足美國貪婪的胃口。
所以,從危機中走出的美國,不存在能不能收割歐盟的問題,它需要的只是一個理由和時機。
而俄烏對抗,明顯就是一個堪比當年科索沃戰爭收割歐元的歷史契機。
俄烏兩國大打出手后,歐盟再度躁動,并緊密團結在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約周圍,組成了最廣泛的抗俄“民主”統一戰線。
面對美歐的狼狽為奸,俄羅斯怒發沖冠,并一再表示沒有我的天然氣,看你如何在冬天被凍斃。
應該說,俄羅斯想得有點兒遠了,因為還沒到冬天,歐盟的工業就因為沒了俄羅斯的廉價天然氣,生產成本一路飆升,居民生活成本更是一飛沖天,民眾的情緒也越來越不穩定。
可以說,俄烏對抗,歐盟成了最先倒霉的那一個。為避免死在烏克蘭前面,德國總理朔爾茨沒少折騰,比如跑到加拿大找氣,試圖找俄羅斯去說情,可以說狼狽得很。
要知道,成本的居高不下,直接會導致企業外逃,稅收暴跌,積重難返的高福利制度根本就難以為繼,所以歐盟不是一般的著急。
但隨著寒冬的來臨,俄羅斯驚奇地發現:沒有俄羅斯的天然氣,歐盟也活得很“愜意”,作為歐盟領頭羊的德國不僅與俄羅斯實現了天然氣、石油和煤炭的清零,庫存量相當穩定,價格更是暴跌了1/3低于戰前水平,俄羅斯非但沒有凍死歐盟,反而讓自己越發被動,畢竟俄羅斯就是靠資源出口為生,價格越低越要命。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