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發展到當前這樣的局面,占豪認為已經可以確認三大基本判斷:
一、大國核戰爭的風險暫時解除,俄羅斯不會動用核武器
俄羅斯總統普京一度威脅使用核武器,這一度引發了大國核戰爭的風險,俄羅斯與北約在核威懾方面劍拔弩張。但是,普京威脅使用核武器并非真的要現在就使用核武器,而是要告訴美北約戰爭的邊界,即美北約不能把俄羅斯逼到絕境,否則俄羅斯可能動用核武器。
客觀而言,俄羅斯不斷強化核威懾,其實是首先確保這場戰爭不能輸,也就是告訴美北約,不能沒有任何限制地支持烏克蘭。關于這一點,其實經過了幾個月的來回喊話、行動、博弈,一方面大國核戰爭的風險暫時解除了,即在一輪互相威脅后,彼此在心理上形成了新的平衡,摸清楚了彼此的核底線。
與此同時,俄羅斯由統一俄羅斯黨主席梅德韋杰夫通過法國媒體向外明確了使用核武器的四個條件:一是攻擊俄羅斯和/或其盟國的)核導彈已經發射;二是對(俄羅斯和/或其盟國)使用核武器;三是對(俄羅斯)控制核武器的關鍵設施實施打擊;四是其他威脅俄國家生存的行為。在這四個條件中,俄烏戰爭都距離很遠,所以這意味著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不會選擇動用核武。
二、俄羅斯與北約不會爆發直接戰爭
大國之間的核戰爭不會爆發,俄羅斯也確認了不會使用核武器,而俄羅斯的目的就是要確保北約不會直接參戰,美國至少現在也是在盡力避免自己被拖入俄烏戰爭,過去一段時間俄羅斯與美國的彼此試探,就是要把這樣的確切信號給試探出來。俄羅斯擔心,美國會在某個時候突然宣布直接參與戰爭,那對俄羅斯來說將是重大危機。
經過數月的博弈之后,根據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最新表態,美國再次向俄羅斯明確不會直接參戰,這也就意味著俄羅斯與北約國家之間不會爆發直接戰爭。
不過,在烏克蘭境內實際上已經活躍著很多東歐國家乃至西方國家的雇傭軍,譬如波蘭就向烏克蘭悄悄派了不少部隊,波羅的海國家也有不少,所以俄羅斯與北約國家其實一直有間接交戰。當下,俄羅斯是想通過政治上獲得美國的確認,即美國和北約不會直接參戰,這樣俄羅斯就能更放開手腳。至少,現在的結論是,美國在可以預期的時間里不會直接參戰。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