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二十年未能實現振興,產業和人口都在緩慢向南方遷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中俄一直沒有全身心的投入“遠東大開發”,是最重要的主因之一。
我國為什么沒有繼續將吉林作為重工業基地去打造?我們為什么沒能將丹東打造成“東北深圳”,因為東北的不安全因素一直存在。
朝韓這個火藥桶過去幾十年,我國在努力拆爆,韓國也有些政治力量曾經想南北和解。
可是美國為了遏制我國,是不可能放松朝鮮的鉸鏈的,朝鮮核危機只要一直存在,我國東北就有轉變為“核戰近鄰”與“戰爭邊緣”的危機。
因此在這樣的地區賭上“國運振興的資源”,過于冒險。
另外,過去二十年,莫斯科遠離遠東地區,一直想自行開發遠東,卻發展不順。如果我國過度開發黑龍江邊境地區,對俄羅斯遠東的資源,人力,財富都造成吸聚效應,會給俄羅斯政府和國內民眾更多的不安全感。
恰恰是中俄兩國政府“以國家戰略國家意志”來共同推動遠東大開發,那么俄羅斯在院東地區投入的軍事威懾,核威懾必然增強,才會更大的壓制美國不敢在朝鮮半島玩火。
確保了朝鮮半島的和平,并且俄羅斯也放下戒心與我國共同開發遠東,我國也才能放掉顧慮,全方面的向東北投入資源,與遠東地區的能源稟賦,農林牧漁資源形成更強的合力。
因此,東北振興和遠東大開發之間的邏輯鏈,并不是“搞不好東北振興”,就更搞不好遠東大開發。
而是兩國無芥蒂的合作開發遠東,是東北振興的“先行條件”。當我國經濟力量深入遠東。
我國東北地區就不再是“經濟邊疆區”,而是遠東經濟特區與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重要樞紐,從而加速人才和人口吸引力,加速振興步伐。
四,如何避免俄羅斯“畫大餅”?
一提到“遠東對中國開放,遠東大開發”,我們就興奮。但也要看到,即便是《獨立報》的報道,也在介紹了這么多“傳聞中”雄心勃勃的合作計劃之后,強調2023年9月,在海參藏舉行的遠東經濟論壇上,中俄高層將深化開放協議具體落地所有的細節。
也就是說,遠東大開發,即便是“紙面文本”,也是到明年九月才有準確的消息。
大國交往,九個月內突變的大事很少。
2023-01-17 15:38:44
2023-01-16 17:07:06
2023-01-16 16:57:32
2023-01-13 13:55:09
2023-01-12 09:32:12
2023-01-10 15:07:35
2023-01-10 14:52:19
2023-01-09 14:47:05
2023-01-09 09: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