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外開放層面,俄羅斯將大幅度向我國放開關鍵行業領域、深度產業鏈環節的投資,這在以往是沒有給過的。
這些領域涉及到了能源礦產、基礎設施、機械設備、信息產業、汽車工業和農業等關鍵領域。
在中俄經貿合作領域,今年前11個月,中俄之間的貿易總額已達到約1720億美元,按此推算,今年中俄貿易總額將歷史性的突破2000億美元。
過去中俄元首會晤,曾經將中俄貿易的目標設定為2024年突破2000億美元。如今美國的壓迫和打壓,歐洲與俄羅斯的“經濟斷交式”的能源脫鉤,都讓中俄合作擺在了俄羅斯更高的優先級,從而讓2000億美元目標提前兩年實現。
《獨立報》特意提到,除了中俄全局性合作,這次俄羅斯將整個遠東地區變成單一的、統一的“超大經濟特區”最引發兩國民間關注。
俄羅斯有意將遠東地區整體打造成面向我國開放。吸引我國投資,強化資本流動便利和擴大稅收優惠的“經濟特區”。
俄羅斯遠東地區,算上貝加爾湖,有將近700萬平方公里,是俄羅斯領土的40%,更是超過我國領土的三分之二,如果整體劃為對我國的經濟特區,對兩國甚至世界的影響都是“爆炸性的”。
遠東地區資源和能源都極為豐富。光是廣袤土地下的石油資源,就超過1億噸。
我國民眾過去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從事的都是農業和林業貿易,俄羅斯林業是我國進口的重要來源地。
在我國,東北黑土地是我國產量最肥沃的土地,而在遠東地區,類似的黑土地比東北地區多得多,可以說遠東糧倉,足以成為全球糧食危機的穩定器,只是俄羅斯過去沒有搭理開放給我們開發,農林牧漁的巨大潛力都沒有釋放。
在俄烏沖突之前,日本安倍時期曾經和俄羅斯有一段蜜月期,日本人也大量派出農民到遠東種地。
日本對遠東一直有著百年前對我國東北的“類似狂熱”。
2023-01-17 15:38:44
2023-01-16 17:07:06
2023-01-16 16:57:32
2023-01-13 13:55:09
2023-01-12 09:32:12
2023-01-10 15:07:35
2023-01-10 14:52:19
2023-01-09 14:47:05
2023-01-09 09: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