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蘋果從全美招募了大量的機器人專家;盡管庫克要求日本三菱和電裝,開發最先進的機器人,組建自動化生產線;但由于技術原因,蘋果的這個機器人團隊,還是在2018年被迫解散。
在業內專家看來,富士康和蘋果的錯誤在于,把汽車行業機器人的經驗和技術,用在了3C行業。
與汽車行業的“傻大笨粗”相比,3C行業由于零部件小,對機器人的精度要求很高,是汽車行業的10倍以上。
這意味著,生產線需要更靈活的機器人。
但就靈活性而言,目前的機器人技術還無法取代人工。
以擰螺絲為例,工人可以感受雙手的阻力,然后輕松操作,機器人卻無法準確評估鉆入螺絲所需的力量,這可能會造成良率的下降。
此外,涂膠水也是電子產品少不了的工藝。經過訓練的工人,比機器人更擅長涂膠水。
更要命的是,電子產品迭代速度快,需要不斷調整生產線。工人可以隨意組合,但搭建一條手機自動化生產線需要3—5個月,還容易出錯。
2014年,當蘋果試圖推動MacBook生產線自動化時,機器人專家大衛·伯恩曾建議蘋果不要冒險,因為生產線可能會崩潰。
“一旦出現故障,你無法預料會發生什么。”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