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從美國請來這樣一位大神,足見其涉足機器人領域的野心。事實上,他的胃口也確實不小。
2007年1月,富士康機器人事業部在深圳成立,由戴家鵬挑大梁。
三年后的“13連跳”事件,加速了這個代工帝國向機器人轉型的步伐。在輿論的口誅筆伐中,焦頭爛額的郭臺銘制定了一個瘋狂的計劃。
2011年,他正式公布了這個計劃:到2014年,雇用100萬臺機器人。
這個計劃有多瘋狂呢?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統計:自從1961年,第一臺工業機器人被安裝在通用汽車的生產線以來,到2014年,全球也只生產了200萬臺工業機器人,大約一半仍在運行。
郭臺銘的計劃,意味著富士康在三年內,將擁有地球上一半的工業機器人。
相比人類,機器人不會偷懶,不會抱怨,更不會自殺,還能24小時無償勞動,可謂代工廠的天作之選。
對于因富士康跳樓事件,在美國飽受質詬病的庫克而言,機器人讓他看到了脫身的希望。
因此,當他在富士康,看到郭臺銘畫的大餅時,兩眼是放光的。
這不僅是因為脫身有望,還有藏在他心底的一個小算盤:蘋果全球產業鏈雇用了100多萬人,如果用機器人取代,能省下大量的成本。
事實上,庫克前腳剛離開中國,轉身就在加州森尼韋爾,秘密組建了一個機器人團隊。
面對百萬員工難題,郭臺銘和庫克,都選擇了豪賭機器人。
但隨后,殘酷的現實,卻讓兩位大佬用機器人一統天下的豪情,最終化作無奈的傷感。
盡管郭臺銘一再表示,用機器人取代80%的直接作業人員,五年做不到的話,十年也一定做得到。
盡管在蘇州昆山,富士康通過機器人計劃,一度削減了近6萬名員工。
但直到2019年,富士康工廠也只配置了10萬臺機器人,與百萬機器人計劃相去甚遠。iPhone 14 的生產線上,依舊人潮涌動。
庫克的計劃也好不到哪里去。
2023-01-17 09:48:18
2023-01-17 15:35:31
2023-01-17 09:26:26
2023-01-17 15:00:29
2023-01-17 15:49:42
2023-01-17 10:02:36
2023-01-17 15:23:32
2023-01-17 15:07:42
2023-01-17 08:59:24
2023-01-17 09:37:53
2023-01-16 10:16:05
2023-01-16 08:53:23
2023-01-16 17:17:10
2023-01-16 17:00:26
2023-01-16 10:32:56
2023-01-16 09:03:07
2023-01-16 09:14:42
2023-01-16 11:17:56
2023-01-16 11:34:29
2023-01-16 11:29:42
2023-01-13 13:49:00
2023-01-13 14:11:21
2023-01-13 10:01:31
2023-01-13 10:13:11
2023-01-13 09: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