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中國是這么吸引資本的
中國足夠有吸引力。在全球吸引外資的體量方面,中國近些年一直是數一數二的存在。憑什么呢?
賺得多,風險低呀。
中國的科技和創新能力比美國確實差不少,超額利潤當然就差距很大,但中國有自己的殺手锏。中國龐大的中產階級群體,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中國永無止境的基礎建設,都讓國際資本在中國賺錢的那個“潛力”足夠大。
潛力大但風險大,當然也不行。這就像走夜路,人少不堵車,走飛快,但黑漆麻烏的,風險也不低。中國政府很注意的一點,就是中國對外資慈眉善目的,一直保持著相當穩定的外資政策。無論國際環境如何波動,西方政治如何挑釁,甚至外資和跨國企業如何挑釁,中國政府始終如如不動面不改色。
這種定力最大可能地保護國際資本在中國的穩定收益,盡量按照合同合約行動,不因政治原因而去懲罰逐利的國際資本。政府跟民眾不同,民眾跟著情緒亂跑就夠了,只要是愛國的,干就是了,政府卻必須要克服情緒干擾。
這樣反反復復多個回合下來,國際資本在中國,那基本是放心的。哪怕周邊地緣沖突不斷,國際資本對中國政府的內部穩定和保護,還是有足夠信心的,這也是為什么中國一直都對外資吸引力很大的原因。這對政府的考驗確實很大,因為國內民意洶涌,國際敵對國家的挑釁一次比一次過分,要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冷靜和理智,在大局上做決策,需極有全局戰略思維。
所以,中國能夠穩定地吸納國際資本,根子上,一是中國經濟的成長和規模,二是中國政府一直在玩命地經營國家“信用”,用政府的穩定硬生生拉起了國際資本的“膽子”。從這一點上來講,中國政府確實是吃了很大的啞巴虧,也確實是在極有戰略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把一個“忍”字訣練到了第九層境界。
在中國,對國際大資本,幾乎不可能出現極端報復情況。比如,美國毫無江湖道義地禁了我們的華為,那我們就當然可以禁你的蘋果了。從民族情感上來講,這太對了,不出這口惡氣,著實心里難平。但從國際金融資本的角度來講,這可能真的是一個再差不過的選擇。趕跑了蘋果,順便就趕走了其他跨國公司和國際資本。資本的嗅覺很靈敏,也很敏感,更加膽小。
對國際資本來說,穩定和賺錢還不夠,資本還在追逐超額利潤。利潤最大的是“創新”“創業”,所以總理在很多年以前就提出,要“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在高科技領域的持續幾乎不計成本地投入,讓中國不斷出現各種可能產生高利潤的科技類公司,中國正一步一步向美國的科技霸權逼近,也一步一步將追逐超額利潤的國際資本吸引進來。
2023-01-17 16:19:19
2023-01-17 16:37:03
2023-01-17 16:03:47
2023-01-16 14:33:53
2023-01-16 17:01:09
2023-01-16 17:27:33
2023-01-16 16:46:20
2023-01-16 14:46:58
2023-01-16 13:39:08
2023-01-16 13:53:18
2023-01-16 14:10:09
2023-01-13 17:08:16
2023-01-13 17:21:59
2023-01-13 16:57:30
2023-01-13 16:14:11
2023-01-13 15:58:16
2023-01-13 16:40:22
2023-01-13 15:41:04
2023-01-13 15:31:58
2023-01-12 17:56:11
2023-01-12 17:40:40
2023-01-12 17:12:45
2023-01-12 17:01:30
2023-01-12 16:52:02
2023-01-12 17:31:04